May 26, 2025 ECHO ASIA Content Team

【綠色育兒新趨勢】 「六一兒童節」親子探索6個自然奇趣體驗

#六一兒童節 #親子探索 #環境教育 #綠色生活 #生態保育 #可持續發展 #兒童學習 #自然體驗 #氣候變化 #環保藝術 #ECOART

Written by Kate Chu. KV Edited by Kary Cheng. KV created by Chelsea Yeung.

編者的話

你知道6月1日是甚麼日子嗎?那天除了是全球父母節、世界牛奶日和瑪麗蓮·夢露的生日外,也是「國際兒童節」。香港的朋友或許會存疑,兒童節不是4月4日嗎?其實很多國家也會慶祝「六一兒童節」,是為保障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受教育權、撫養權等權利、改善兒童生活、反對虐待兒童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

適逢兒童節,大家不妨為家中的小朋友安排一些寓教於樂,並培養愛護大自然意識的活動。以下EA團隊將介紹六個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本地親子活動,讓孩子成長在玩樂中並且認識世界,與家長們一起探索更多可持續生活的可能性,度過這個別具意義的節日吧!

1. 親親小動物:學習每一個生命在自然下的環環相扣

位於大埔的蝶豆花園 Butterfly Valley,佔地50萬平方呎,有花海、遊樂場。農莊的動物園還有多隻羊駝,讓小朋友可以在互動和餵養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自然的各種面貌。

蝶豆花園一直致力通過環境教育,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會把他們的有機農作物,送到老人院,表達對長輩的敬愛。透過多方位的學習,小朋友能更見證自己對環境的心力和貢獻,是如何有效地回饋到身邊的人。不僅如此,農莊內的植物均是以動物的糞便施肥。小朋友從餵養動物到了解種植施肥過程,再種植及獲取可食用的農產品,能充份地學習完整的生態循環,親身地認識當中的環環緊扣。

蝶豆花園 Butterfly Valley 農莊有動物園,讓孩子近距離接觸不同動物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農莊有動物園,讓孩子近距離接觸不同動物。(圖片來源:蝶豆花園

2.珍惜地球資源:從生活中實踐環保

香港的環護教育基金會,成立於2022年,一直為團體策劃環境教育活動,他們旗下的「森林歷奇幼稚園」經常會與不同幼稚園合作,舉辦不少環境教育課程,如早前與香港聖公會東涌幼兒學校合作的「幼兒親身體驗環保再造紙」,讓孩子感受廢紙變新紙的過程,體驗資源回收的過程。

在環保教育基金會旗下的森林歷奇幼稚園,小朋友體驗廢紙變新紙的過程(圖片來源:環護教育基金會)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小朋友體驗廢紙變新紙的過程(圖片來源:環護教育基金會

另外,他們也為大眾提供多元化的親子戶外學堂、生態遊及工作坊,例如是關於梅窩水資源、大澳文化生態及南丫島水資源,讓參加者更了解本地生態(如紅樹林、濕地等),並提升環保意識,推廣可持續生活態度。

近年,在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下,他們還展開了「綠幼同行:從大自然與生活中學習低碳生活」計劃,當中包括一系列的學習體驗,如「森林探險」,讓小朋友尋找不同的樹葉和花朵,以學習植物的特徵。另外,還有以環保物料所造的手工藝工作坊,讓他們認識及學習合理地運用資源。

小朋友在「環護教育基金會」的活動中,認識大自然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小朋友在「環護教育基金會」的活動中,認識大自然。(圖片來源:環護教育基金會
小朋友在「環護教育基金會」的活動中,認識大自然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小朋友在「環護教育基金會」的活動中,認識大自然。(圖片來源:環護教育基金會

3.了解氣候變化:從小培養氣候意識

本地社企 — 樂在棋中 People on Board ,他們的核心工作就是創作適合家庭使用的桌遊,除了推動本地創作外,也具備教育意義。

2019年推出的「地球救援」,就是以全球暖化作主題,遊戲大致是要玩家在冰山全部溶化前,到山上避難。透過有趣的遊戲,提升孩子的環保意識,並促進親子互動。協會在中環也設有體驗館,歡迎親子到場,一起以遊戲互動學習。

本地社企 樂在棋中 People on Board 的「地球救援」桌遊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地球救援」桌遊。(圖片來源:樂在棋中

4. 締造綠色童年:用創作連結環境與成長

香港保護兒童會Pama Kids,一直以來也致力為孩子創造快樂童年,「幼兒及兒童教育」是他們其中一個重點方向。他們不定期會舉辦不少親子活動,包括親子植樹活動、海洋保育活動、親子觀鳥等,鼓勵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在玩樂中,在實踐綠色生活下,締造幸福童年。

另外,他們在旺角也設有「童創探知館」,以多元化的體驗,逐步引導孩子摸索新事物,包括自然事物。這套教材,讓他們能親自見證自己的學習成果,培養他們對各方面的興趣,並鞏固他們對環境的概念和意識,帶來個人的成長。

香港保護兒童會Pama Kids 孩子在童創探知館認識大自然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孩子在童創探知館認識大自然。(圖片來源:香港保護兒童會

5. 學習自然共生:由藝術  反思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假如孩子喜歡藝術和繪畫,也可考慮通過繪本學習。本地漫畫家大泥,是香港著名的療癒系漫畫家。他以《白熊和男孩》一書,帶出環境保育與個人成長的議題。他認為藝術是一個工具,能幫助孩子去思考環境變化,並探索未來的可能性。

大泥曾於2016年確診鼻咽癌,讓他學習如何避開令自己生命無益的事情,更堅定把力量和想法通過文字、繪本和工作坊,感染身邊的人。相信為孩子也是一種特別的學習機會,而作者也會不定期開辦工作坊,以多元的的互動和集體藝術創作,讓參加者可以更認識自己,甚及他們與自然的關係;有興趣的人士,也可以到網上瞭解更多。

本地漫畫家大泥 白熊和男孩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本地漫畫家大泥。(圖片來源: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6. 用藝術帶領行動:共創可持續未來

法國藝術家巴胡(Barroux)一直致力創作具教育意義的繪本,擅長以鮮艷顏色,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強烈的觀感亦強調我們保護地球的行動是刻不容緩。

例如早年出版的《大象在哪裡》,其創作靈感是他去巴西旅遊時的所見所聞。當時,他目擊人們焚燒部分的亞馬遜雨林,以騰出土地種植大豆。這觸發他對刀耕火種的反感,繼而創作此書 — 從「無處可逃」的森林,反應當地的生態危機,並表達出行動的急切性。此外,在《海星在哪裡》中,作者透過以鮮艷的色彩和線條勾畫出海底世界的美景,呈現與海洋垃圾的對比,讓小朋友能想像海洋污染的禍害,並認識保護海洋的概念和方法。

法國藝術家巴胡 Barroux 《大象在哪裡》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大象在哪裡》(圖片來源:悅讀易
《海星在哪裡》法國藝術家巴胡 Barroux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海星在哪裡》(圖片來源:悅讀易

結語:

六一兒童節不僅是歡樂的時刻,更可以是我們教育下一代愛護地球的契機。透過不同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在自然、遊戲與故事中,學習環境知識,並從小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Reference

明報新聞網. (2025). 兒童節|「四四」還是「六一」兒童節? 一文看兒童節由來.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ZfiRa. (Accessed 21 May 2025).

蝶豆花園. (2025). 企業社會責任.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fCtJ6. (Accessed 21 May 2025). 

環護教育基金. (2025). 首頁.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19xdS. (Accessed 21 May 2025). 

樂在棋中. (2025). 首頁.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eTFPK. (Accessed 21 May 2025). 

香港保護兒童會. (2025).. Available at:https://shorturl.at/NvX1y. (Accessed 21 May 2025).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24). 「白熊和男孩」的治癒力量.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5Xnvt. (Accessed 21 May 2025). 

香港繪本館. 善用綠繪本教導孩子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GWnpL. (Accessed 21 May 2025).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Tagged: , , , , , , , , , ,

DROP US A LINE!

Get in touc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