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10, 2025 ECHO ASIA Content Team

【可持續影集 – 香港電影】從今以後「小眾」與否 — 由誰定義?

#香港電影 #可持續影集 #小眾 #多元共融 #從今以後 #幻愛  #看我今天怎樣說

Written by Opal Ho. Edited by Samson Tong. KV created by Chelsea Yeung.

編者的話

可持續發展也有一套方程式嗎?John Elkington所提出的3PS框架包含了People 社會、Planet環境、Profit財務,正好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如出一徹。想了解更多與此有關的流行用語,切勿錯過「2025十個必學的『可持續流行用語』

除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環境,一同創造宜居的社會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在聯合國訂立的十七個可持續目標中,第十六個便是提倡制度正義和公平,以促進和執行非歧視性法律和政策等方法,建立和平與包容的制度。

「小眾」——指社會中數量相對少的人,而這個詞語為社會中不符合主流價值和標準的人加上標籤,彷似符合社會既定框架的才稱得上是正常人。大家又知道可持續發展與他們有甚麼關係嗎?本文將以兩部本地電影作品邀請大家一同以「小眾」的視角看世界,了解「大眾」未必會經歷的問題。只有了解他們,才能以他們的視角思考如何建立多元共融,令每個人都能得到平等對待的社會。

《從今以後》—— All shall… be well?

性小眾包含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等等的群體,他們或會因性取向與「大眾」不同,而往往會被其他大眾標籤成「怪異」、「違和」、「不符合社會主流規範」。常說「問題喺個制度」,被標籤的同性伴侶在現時的制度和框架下又能夠「be well」,擁有與大眾相同的權益嗎?

於2024年上映的香港電影《從今以後》圍繞著互相扶持數十載的同性伴侶Angie和Pat。劇情聚焦在Pat逝世後,以其家人與Angie在處理身後事和遺產分配方面的角力,呈現同性伴侶在制度和大眾方面的限制,帶領觀眾一同體驗他們的難關。

香港電影《從今以後》圍繞著互相扶持數十載的同性伴侶Angie和Pat,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從今以後》中的主角Pat(左)和Angie(右)。圖片來源:Hong Kong Movie 香港電影

荊棘滿途的身後事

由於香港法律尚未承認同性關係,儘管Angie如何盡力參與處理Pat的身後事,她亦未能享用一般異性伴侶所擁有的權利,包括繼承Pat的遺產和使用她們的共同保險箱。戲中亦提到只有已在海外註冊、訂立遺囑或者簽署授權書的同性伴侶才能確保他們的伴侶有權利參與遺產分配和處理醫療事宜。

基於她們並未完成以上的方案,Angie未能成為Pat的尚存配偶和遺產受益人。除了面對制度上的限制,同性伴侶亦面對大眾的不理解和不平等對待。雖然Angie與Pat同住多年,一直互相扶持,卻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或承認她倆的關係。Angie父母在Pat逝世後詢問她的結婚計劃;負責處理Pat身後事的風水師傅只視Angie為其密友,使Angie在拜祭時只能以朋友身份自居;Pat的家人只聽取風水師傅的建議,忽視Angie分享Pat對於身後事的意願。在電影中,這對伴侶不但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更未能在現有框架下得到足夠的保障。

香港電影《從今以後》圍繞著互相扶持數十載的同性伴侶Angie和Pat,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在拜祭Pat時經歷重重難關,被迫以朋友身份自居的Angie。Hong Kong Movie 香港電影

香港同性伴侶的現況

放眼現實,本港的同性伴侶多次透過法律途徑作出申訴,希望爭取相等於異性伴侶的權利。經過多番爭取及上訴後,終審法院終於在2023年裁定政府需在兩年內提供替代法律框架以承認同性伴侶關係。雖然現時距離限期不足一年,但政府尚未公佈任何有關框架的詳情,令部分同性伴侶擔心他們在實政和生活層面仍未能與異性伴侶獲得同等待遇。

香港政府尚未公佈任何有關框架的詳情,令部分同性伴侶擔心他們在實政和生活層面仍未能與異性伴侶獲得同等待遇,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Amnesty International

隨時代變遷的「病」

在1952年,同性戀曾被列入美國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DSM-II)中的社會病態人格疾患,而這種病是能夠被「醫治」的,意指重新令他們變成異性戀。直到1973年,這種「病」才被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為同性戀者逐步爭取本應屬於他們的權益。此刻,讓我們一同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這些社會觀念是由誰建立和定義?為何異性和同性伴侶之間有著如此差異?

路,還有多遠?

儘管同性伴侶的平權之路可能尚有不少障礙,最終的方案亦有機會未能完全保障他們的權利;終審法院的裁決仍是幫助他們達成制度正義和公平的一小步,暫且就讓我們寄望同性伴侶可以迎來真正「All Shall Be Well」的一天。

《幻愛》——「可惜你是個人/可惜我是個怪物」

當我們覺得自己與人不同和不被接納,少不免會擔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由黃偉文填詞的歌曲《可惜你是個人》則剛巧呼應電影《幻愛》中精神病患者所面對的部抉擇和心路歷程。電影講述精神分裂症康復者李志樂、其幻想對象欣欣和心理輔導員葉嵐之間的愛情故事和心理掙扎。

《幻愛》展現精神病患者所面對的部抉擇和心路歷程,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電影《幻愛》的主角欣欣/葉嵐(左)與李志樂(右)。圖片來源:VOGUE 香港

阿樂當時重新出現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在腦海幻想僅有一面之緣的葉嵐為欣欣並跟她交往。阿樂因自己的缺陷而感到不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世上只有母親會無條件的愛護他,因而掙扎該否向欣欣透露自己的病情。其後,他被轉介到接受葉嵐的心理輔導。在過程中,兩人卻發生移情和互生情愫,漸漸發展一段不符合心理輔導員守則及社會規範的禁忌之戀。

《幻愛》展現精神病患者所面對的部抉擇和心路歷程,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葉嵐和阿樂於輔導室漸漸發展出一段犯禁的關係。圖片來源:Netflix

不能透露的身份?

現實中,不少精神病患者被污名化,大眾有可能先入為主,認為他們「有病」、「不正常」和會對別人造成影響。有的患者擔心透露自己的情況後會被人以有色眼鏡看待,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和工作機遇,例如在求職時因病情而受到僱主的不平等對待或以其他原因為由被解僱。因此,被污名化的狀況會令患者更傾向隱藏自己的情況以保護自己。以就業方面為例,本港的精神病患者能得到足夠保障嗎?

被污名化的狀況會令患者更傾向隱藏自己的情況以保護自己,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香港01

無處不在的障礙

根據平等機會委員會於2023年的調查,它們在2018至2022年間共收到310宗投訴,而當中75%更是與就業方面有關。雖然患者在一般情況下與其他人無異,但有僱主偏向認為精神病患者較其他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動,顯示他們有可能因為對患者未有足夠了解和既定印象。

即使他們未必有意不公平地對待患者,這些觀念或會導致僱主在工作上有更多的考量,造成非故意的歧視。現時,不同機構均訂立了幫助精神病患康復者的計劃,鼓勵他們投入社會和消除大眾的歧視,例如香港心理衛生會會向患者提供就業輔導和輔權患者,給予他們能力改變現況,而香港賽馬會則舉行知行.共融計劃從大眾方面入手,消除大眾對他們的既定印象和誤解。

就如《幻愛》的其中一個主旨——精神病患者與你我無異。在這個標籤背後,我們的本質都只是一個人,而每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和發掘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嘗試用開放的態度看待他們,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和減少他們所受到的歧視。

《看我今天怎樣說》,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One Cool Group Limited

同場加映:無聲的世界《看我今天怎樣說》 

手語不僅能幫助聾人溝通,更能傳承聾人文化,記載他們的生活方式。跟據政府於2020年的統計,雖然現時全港約有24.62萬的聽覺困難的人,但全港僅有約六千人使用它溝通,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言。

健聽人士或會因為認為學手語作不大和未知道香港手語的存在而不懂它,而聾人則有可能因社會的不友善標籤而避免在公開場合使用手語,寧願靠讀唇理解對話內容,隱藏自己聾人的身份。

《看我今天怎樣說》,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看我今天怎麼說》深入挖掘聾人在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上的掙扎。圖片來源:M+

電影不僅探討聾人如何與健聽社會互動,也深入挖掘他們在身份認同和自我價值上的掙扎。透過三位主角的互動,觀眾得以見證他們如何在生活中面對挑戰,並最終尋找自我認同。想了解聾人文化,認識他們如何面對社會中的不公和限制?電影《看我今天怎樣說》現已上映,大家不妨在入場前做定功課了解《看我今天怎麼說》電影背後的意義及訊息。

小結

社會中有許多令你我都習以為常的規定、觀念和習俗,但它們又是否既定如此?為何這些群體會被標籤成「小眾」?我們又可以如何撕走這個標籤?在考慮這些群體的權益時,我們亦應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顧及他們真正所需要的。當「小眾」亦能擁有機會去表達所面對的不公及具備能力去改變不公,社會或能漸漸邁向多元共融的大道。

Reference

大學線 (2017). 「精神病康復者」-職場上不能說的秘密.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wtwcxke

平等機會委員會 (2023). 平機會公布「對職場精神病患者的標籤及歧視態度之研究」結果.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m8526vep

語言發展實驗室 (2025). 沉默之聲 探索香港聾人文化.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cxtfmf7 

寰亞音樂 (2017). 鄧小巧 Tang Siu Hau – 可惜你是個人 (Official MV).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3cdnbukh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24). 香港|在里程碑式裁決後,港府必須在同性伴侶立法方面有所進展. Available at: https://rb.gy/sp7kqe

Hugill & Ip Solicitors (2024). 《從今以後 All Shall Be Well》:細想我們從今應如何計劃以後.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Flvis

Human Rights Campaign (2017). #FlashbackFriday — Today in 1973, the APA Removed Homosexuality From List of Mental Illnesses. Available at: https://rb.gy/fgjyt4

The Collective (2025). 同性婚姻|替代框架再姍姍來遲 擔心當局拖字訣 家長、子女為性小眾親屬發聲. Available at: https://rb.gy/o0nw2w

The Witness (2024). 終院裁須設同性伴侶承認框架 距離限期不足1年 同志團體在想甚麼?Available at: https://rb.gy/vbc3ec

TOPick (2020). 【《幻愛》現實版】患思覺失調表白被拒不敢愛人 90後女生醒悟:患病不是一種罪. Available at: https://rb.gy/bln3jf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Tagged: , , , , , ,

DROP US A LINE!

Get in touc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