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7, 2025 ECHO ASIA Content Team

【走在可持續尖端】2025十個必學的「可持續流行用語」 一口氣追上各行業的可持續步伐

#2025 潮語 #特朗普 2.0 #DEI #常識革命 #CBD #TBL #LCA #LEED #Scope 1/2/3 Emissions #SAF #Doughnut Economics #EUDR #TNFD #BCorp #DPP #SASB

Written by Kate Chu. Edited by Samson Tong. KV created by Chelsea Yeung.

編者的話

生活上的潮語,我們多少都會有所耳聞,「Must Can (一定可以)」、「望周知(希望周圍都知道)」、「Show Me Your Love(粟米肉粒)」等,但同樣是流行用語,關於可持續發展的,你又知道多少呢?作為貼近潮流的都市人,我們要更走近不同領域的可持續未來,當然要知道當中的「潮語」,並從中去認識他們為未來所制定的措施和方向。

有些與可持續有關的「潮語」可能已出現了一段日子,但隨著時代變遷,當中的意思、討論度和方向可能都會有所變化,就好像是DEI(多元公平共融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這個字早在1964年便有使用,一直以來也推動了不少政策,促進不同群體在機構內的代表性和參與度。然而,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重返白宮後,他就宣佈廢除聯邦機構實施的DEI計劃,揚言要開始一場「常識革命」(Revolution of Common Sense),而不少大企業,如Google和Meta也表示要退出「多元化招募計劃」,引起不少媒體討論當中的變化。到底這些詞語、這些「Common Sense」的背後是甚麼意思呢?接下來的3分鐘,帶你由舊至新,認識十個「最潮」的可持續發展用語。

特朗普重新返白宮後,重新簽訂並廢除了一系列措施,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特朗普重新返白宮後,重新簽訂並廢除了一系列措施(圖片來源: Le Monde

1. CBD(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學:生物多樣性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在可持續領域上,是指一份國際的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成員於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上簽訂CBD,制定規範,以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損失,至今也是全球最大的保育公約之一。

CBD的影響力並不止於國家層面的規條上,也在於地區性的動植物園。CBD的適用範圍,在2011年延伸至香港,鼓勵地區重視生物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至今,香港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也一直秉持公約的建議,並致力推廣大眾對生態的關注。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鼓勵生態永續,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生態永續(圖片來源: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2. TBL/3Ps(Triple Bottom Line)金融及會計:三重底線

TBL是指一套在1994年,由John Elkington提出的會計框架,也是一個金融概念,由3個P(People 社會、Planet 環境、Profit財務)組成。Elkington表示企業應同時從這3方面作考量,缺一不可,由此,他們在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時,也可以最大程度為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而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所在。

香港有些企業在發展時,也會參考TBL,如私人地產企業 ─ 華懋集團。他們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他們的業務基礎,在為社區增添建設,打造優質環境時,也會盡量減低碳排放,保護地球。

TBL代表著3個P開頭的發展範疇,包括people, planet和prosperity,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TBL代表著3個P開頭的發展範疇(圖片來源:UW Online Collaboratives

3.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產品及服務:生命週期評估 

LCA的評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是一種去量化不同產品或服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套的評估會覆蓋一件產品或服務,由生產起,到組裝、運輸、銷售,再至拋棄或回收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對環境的影響。世界領先汽車製造商BMW的發展,也有參考LCA評估去估計產品對環境造成的傷害,計劃在2030年,將旗下汽車的生命週期平均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最少40%。

LCA很常會與DPP(數碼產品護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一起討論。DPP讓顧客透過產品上的二維碼,瞭解產品原料、可回收成分、碳足跡等資訊,提高製作過程的透明度。兩者相比,LCA更集中於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而DPP就像是一本護照,記錄起產品的一生,包括對環境的影響,讓人們全方位去認識一件產品。

 DPP 就像一本護照,提供產品全方位資訊,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DPP 就像一本護照,提供產品全方位資訊(圖片來源:Vaayu Tech

4.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建造業: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

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是一個獲國際認證的綠色建築評級系統,由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設立。LEED認證系統協助物業擁有者及管理者識別並實踐綠色建築設計、以及提供施工、營運及保養方案。早在1998年就已然開始試行,並在2000年起正式實行。上年,香港太古集團太古坊正式獲授予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 (LEED)社區認證計劃的金級評級,成為香港首個及唯一一個取得此等認證的物業發展項目。

太古坊獲得香港首個LEED社區金級認證的物業項目,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太古坊獲得香港首個LEED社區金級認證的物業項目(圖片來源: 太古地產

5. Scope 1 / 2 / 3 Emissions生產業:範圍1/2/3排放

這是一項全球性的經濟指標,針對整個生產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1年就已開始使用。「範圍1排放」是指機構擁有或控制的來源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2排放」即機構消耗所購電力、熱力及蒸汽時,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範圍3排放」則是指來自機構外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他們的供應商或其客戶產生的氣體,以及他們的投資項目。

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讓生產商更有意識地減少碳足跡,甚至轉用再生能源。自2025年起,香港交易所中的所有上市發行人,也強制規定要公開他們範圍1和範圍2的溫室氣體排放,並要按須按「不遵守就解釋」的基準,為他們針對新氣候規定作匯報。

範圍1/2/3排放的分別,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範圍1/2/3排放分類(圖片來源:安得數治

6. 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航空業:可持續航空燃油

SAF是指那些一般航空燃料的更好替代品,主要是由可再生材料和廢料而成。早在2008年就第一次在商用客機中使用。雖然說是「可持續」,但其實這些用料也會產生一定的有害的排放物,因此人們更常稱它為「航空燃料替代品」。這種燃油是航空業近年為減碳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傳統燃油相比,能削弱超過80%的生命週期碳排放量。

國泰航空近年在香港與業界 (香港可持續航空燃料聯盟) 攜手大力推廣SAF,另外也不斷提高使用SAF,致力提供更環保的飛行服務。他們承諾於2030年前,把SAF的使用量提高到總燃油消耗的10%,並目標於2050前,實現淨零碳排放。

為達至低碳飛行,國際民航組織(ICAO)亦設立了「國際航空碳抵銷及減排計劃」(Carbon Offsetting and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ORSIA) ,目標是將國際民用航空的碳排放量維持在2020年的水平,透過由航空公司從全球碳市場購買和出售排放單位,以實現碳補償。

國泰航空致力提供低碳飛行,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國泰一直努力提供可持續的飛行服務(圖片來源:國泰航空

7. Doughnut Economics 經濟學:甜甜圈經濟

傳統的經濟發展集中於追求經濟增長,目標是提高GDP,但經濟學家就指出這種經濟模式也會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好比是加劇貧富懸殊、全球暖化、環境污染,因此經濟學家Kate Raworth,在2012年就提出了「甜甜圈經濟學」的發展框架。甜甜圈的內圈社會資源和價值,如食水、工作、民生,而外圈則是極端環境,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生態損失等;而要達成可持續發展,並享受最優質的生活,我們便要處冬甩兩環間。

實際來說,Doughnut Economics就是更集中於資源的公平分配,例如是將從自然資源所得的資源均分,而國營銀行,也應資助改善環境的計劃,如發展無碳公共交通。

甜甜圈經濟學原理,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甜甜圈經濟學原理(圖片來源:CSR@天下

8. EUDR(European Union Deforestation Regulation)林業:歐盟零毀林法案

EUDR主要是禁止與森林砍伐有關的產品,即產品不能是來自毁林和林地退化的土地,以防止砍林,並維持生物多樣性。當中的產品包括家畜、木材、及其衍生製品,如皮革和橡膠。

本來根據法案, 自2024年12月起,所有投放到歐盟市場的貨品都必須符合EUDR規定,但國際商貿間也有不少反對的聲音,指欠缺準備時間。現在預計2025年12月30日起,大型企業便會開始實行EUDR規定。

Forest,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圖片來源:Integrity Next

9. TNFD(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財務: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TNFD是一套企業標準,1.0版本在2023年9月才推出。這是針對企業營運對自然帶來多大衝擊和影響的財務資訊揭露,其骨幹正是來自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四大核心理念同樣是: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跟以往的其中一個分別就是,把與自然議題相關的影響管理,歸入風險管理中。

不少企業也表示了對TNFD的關注,相較類近的例子就是去年底星展香港與港鐵公司簽署一筆為期5年,總額達10億港元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循環貸款。此融資方案進一步鞏固港鐵公司實現減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這是香港首次有獲「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認可減碳目標的公共交通營運者,簽署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

財務上的可持續「潮語」,也很常會提到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亦即可持續會計標準委員會)。根據金管會於2020年8月發布的「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要求上市櫃公司在揭露非財務資訊時,需要考慮SASB與TCFD的規範。SASB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非營利研究團隊,2011年在舊金山成立,旨在促進企業的財務表現,並公開企業「財務重大性」的資訊,包括企業在營運當中對於「環境」、「社會資源」、「人力資源」、「企業領導力與公司治理」和「商業模式與創新」等五大項可持續主題當中,與該行業具有必要性的指標。2018年提出了主要77各行業的財務重大性地圖。依照SASB行業重大性地圖所指出,在這五大項主題中,共計有26項指標需要考量 (如下圖)。

SASB 26項指標需要考量,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SASB 26項指標需要考量(圖片來源:成創永續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上述9個領域外,還有1個「潮流用語」相信是每個行業也會聽過:

10. B Corp 共益企業

B Corp是一些得到非牟利組織B Lab Global國際驗證的可持續企業。自B Lab於2006年在美國成立後,他們便積極地推行共益運動,提倡企業作決策時,除了要顧及股東利益,也要兼顧對員工、客戶、環境、社會、及公司管治的影響。

現時,全球有超過9,000間B Corp,而不少跨國的B Corp在香港也有建立分部,如The Body Shop、Patagonia及Nespresso。另外,也有一些本地的中、小企公司在列表之上,自2014年起,香港有33間B Corp,其中像是顧問公司PIE Strategy Limited,就嘗試透過在服務中加入可持續元素,推廣可持續發展,並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

順帶一提,每年三月都是全球B Corp Month。全球多間來自96個國家、162個行業、僱用超過750,000名員工的公司,展示B Corp社群如何推動企業向前邁進。B Corps將慶祝他們不斷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成功經歷,以創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空間、改善對氣候的影響,以及應對全球不斷變化的問題。

B Corps,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B Corporation(圖片來源:B Lab U.S. & Canada

Reference

B Lab Hong Kong & Macau (n.d.). What is B Corp?.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KS7Dn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Boeing (2008). Boeing, Virgin Atlantic and GE Aviation to Fly First Commercial Jet on Biofuel.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mCPtU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Michael Vereb (2025). 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in 2025, Arbor.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4Fwb8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Piotr Smolar (2025). Revolution of common sense’ or conservative reaction: The first markers of the Trump presidency, Le Monde.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IojnW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TNFD (n.d.). About us.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ljBDg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太古地產 (2024). 太古地產聯同全球性倡議組織TNFD在香港推展 自然相關風險管理和披露框架.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rFsx2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太古地產 (2024). 太古坊成為香港首個獲頒LEED社區金級認證的物業項目.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mWpMD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金源誥公司 (2022). SASB永續會計準則介紹.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EUhur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通力香港 (n.d.). 通力與 LEED (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qviBd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香港交易所 (2024). 優化環境、社會及管治框架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fCVWa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綠色和平 (2023). LCA 生命週期評估是什麼?以量化分析回應環保爭議.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D3gfn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 (2024). 歐盟「反毀林法(EUDR)」簡介.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vw7Ce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國泰商旅 (2024). 為何可持續航空燃油對商務旅遊至關重要.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v3suK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n.d.). 農業對香港的重要性.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L3KXL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華懋集團 (n.d.). 我們的歷程暨可持續發展策略.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4Hkmk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凱特.拉沃 (2021). 疫後經濟如何重建?這個「甜甜圈」讓經濟繁榮又與地球共好|牛年ESG書展, CSR@天下.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lXJ0d (Accessed: 11 February 2025).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Tagged: , , , , , , , , , , , , , , ,

DROP US A LINE!

Get in touc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