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 2023 Samson Tong

【2023年10大】 「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預測 (上)

#通脹 #可持續生活模式 #漂綠 #潔淨能源 #垃圾徵費 #智能回收裝置 #環境績效嘉許計劃 #foodsave #培植肉 #可持續旅行家 #COP28

Research & Written by Samson Tong. Visual created by Rachael Wong.

Founder of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Certificate in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Management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CISL

歡迎來到2023年,感謝各位追看我們上一年50多篇的 週二《可持續簡報》以及「可持續企業發展系列」文章。今年,ECHO ASIA 編輯團隊將會繼續以「causally academic 輕學術」的方式,為大家整理顯淺易明的世界各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向企業朋友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繼續注入創新、富生命力又緊貼業界的可持續文化力量。

「從人口到氣溫,2022年是破極端記錄的一年」

2022年,俄烏戰爭引發歐洲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難民潮,超過700萬烏克蘭人逃往其他歐洲國家,因戰爭、暴力、迫害和受虐而流離失所的人數,首次突破1億大關。

聯合國於 2022 年 11 月 15 日正式宣佈世界人口數突破 80 億、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於土地、乾淨的水資源、食物、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和碳排放等領域的關懷都必須更加受到重視。

另外,歐洲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夏季,例如英國氣溫便首次站上攝氏40度,超過60萬公頃土地因乾燥的天候環境而燒焦。而烏克蘭戰事則導致能源和糧食價格大漲。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糧價指數3月創下歷史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也刷新紀錄。

基於以上背景,本文為大家搜集多方面資料,整理、分析及預測十大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

Image Credit: 歐新社

1. 當通脹遇上可持續生活模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除了國際油價急升亦導致能源和糧食價格大漲。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0.6%;另外美國縮表加息,準備面對全球經濟衰退。

隨著各項經濟數據急變,英國和歐洲生活成本的飆升,對「可持續生活方式」 (sustainable lifestyle) 的支持可能會被擱置一旁。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已經或計劃從可持續的雜貨產品轉向更便宜但不太環保的替代品。然而,美國有另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有25%消費者稱不會受通脹情況影響,仍然會對環保及可持續產品支持及購買。

當通脹遇上可持續生活模式,消費者尤其需要看到的是品牌及產品背後的營運理念及實際對環境的影響,從而作出理性的消費選擇。

2. 由「漂綠」、ESG 報告數據到「噓綠」

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關心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對環境的影響,當然亦有企業加入這個「綠色可持續行列」: 使用可持續聲明 (sustainable claims) 以「漂綠」來幫助推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他們通過以下一系列方法更加「綠色」更加「可持續」,例如:聲明、符號、標誌、徽標、圖形、顏色和產品品牌名稱,等等。英國有調查發現網上超過40%企業的「可持續聲明」可能具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有見及此,英國政府在2021年推行 Green Claims Code,協助提供企業規範及給予消費者辨認綠色及可持續品牌。

香港上市企業方面,ESG 報告業界預料港交所將要求ESG數據交第三方鑒證,業界認為若現時企業主動進行數據鑒證,相信對其ESG評分會有一定幫助。

筆者認為,除了上市公司會陸續聘請第三方協助數據鑒證趨勢之外,2023年將會有更多企業由「漂綠」(green washing) 轉為「噓綠」(green hushing),意思會有更多企業擔心受到不誠實的指責,以至於他們避免談論企業的可持續性,即使他們正在採取實際措施進行企業可持續的改進。從長遠角度來看,企業可持續發展將會是正面的發展。

2023年將會有更多企業由「漂綠」(green washing) 轉為「噓綠」(green hushing)

3. 用之不盡的「潔淨能源」

核融合 Nuclear Fusion Energy 

Richard A. Muller 在《 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一書中,提過的一則笑話:「核融合是未來的能源,且永遠都會是未來的能源」。

美國能源部科學家在2022年 12 月 13 日宣佈,在核融合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類將有機會在不遠的將來,使用「取之不盡的潔淨能源」。據研究人員稱,核融合能源將提供清潔、安全的電力,且不會排放溫室氣體。自《巴黎協定》定調淨零碳排是永續發展的必要路徑,降低石化燃料與二氧化碳、提升綠能佔比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

若核融合技術可以成為再生能源的主力,對於潔淨電力的進展絕對是大大加分,科學家相信多個幾次「重大突破」之後,人類有機會更全面地掌握核融合技術,用於供應大多數人們所需的電力。核融合能源全面商用化的日子,大家指日可待。

太陽能創未來

大家熟悉的太陽能不只是一種潔淨的可再生能源,還可以幫忙解決社會問題。本地環保機構低碳想創坊舉行「太陽能創未來挑戰賽」,鼓勵大家想像太陽能設備怎樣融入日常生活,並且幫助弱勢社群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挑戰。

本地環保機構低碳想創坊舉行「太陽能創未來挑戰賽」 Image Credit: 低碳想創坊

4. 可能承受的「輕」之垃圾徵費

政府已於2022年底上調膠袋徵費至一元,希望減少堆填區約25%廢膠袋量。至於「垃圾徵費」,目標是2023年下半年實施。市民必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拋棄垃圾,今次垃圾徵費標準分別是「按袋收費」及「按量收費」,家庭住宅會透過「按袋收費」參與收費計劃,住戶必須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棄置垃圾,而垃圾袋共有9種容量選擇,一個3公升的垃圾袋價格約$0.3,「指定垃圾袋」和「指定標籤」均可於獲授權銷售點購買,包括超市、便利店、郵局、油站、自動售賣機及網店等等,當局預計每月每家庭開支需約$50。而綜援等基層人士每人每月可獲10元補貼。至於「按量收費」由私營廢物收集商使用非壓縮型垃圾車收集的廢物,將會按棄置於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的廢物重量,徵收入閘費。

垃圾徵費一旦開始推行,市民把廢物分類的意識必定加強,估計回收物數量將會大增。另外,為配合垃圾徵費,環保署透過綠展隊、廢塑膠回收先導計畫和公共屋邨廚餘回收計畫等,在地區推動減廢回收。「綠在區區」現時有十一個回收環保站、三十二個回收便利點和在十八區開設的回收流動點,回收最少八類常見的回收物。然而,面對全港約二百六十多萬住戶來說,當回收數量增加時,以上的回收設施將會受到考驗。相信當局已做好回收物增加的評估,並制訂相應的應對措施。

5. 智能回收裝置社區化

隨着市民回收意識逐漸加強,及因應政府將會推行垃圾徵費,近年本港部份企業、初創公司甚至政府部門都加快腳步,推出、引入及研發針對不同回收需要的回收智能裝置,設至於民生社區及企業社區內:

自動分類回收機

最近,本港有初創企業針對回收辨識和分類機制這個問題,運用近紅外線技術,研製出可以自動分辨七大類塑膠廢物的回收機。透過吸收、反射等信號,來分辨不同的化合物,包括各種塑膠。初創公司 PLAPER 自行設計和研發低成本的近紅外線模組,包括相關的人工智能(AI)演算法,而處理速度,雖然無法和外國回收場的同類模組相比,但仍然可以達到每秒分辨一件。

智能廚餘機

現時香港堆填區有三分一垃圾來自廚餘,政府本年開始著力在民居回收,環保署開展為期18個月的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首階段以香港仔石排灣邨、牛頭角彩德邨、將軍澳尚德邨、堅尼地城觀龍樓及柴灣連翠邨作為試點,設智能廚餘機每日朝7晚12運作,同時透過「綠綠賞」積分獎賞,提供誘因鼓勵居民參與。

Image Credit: 環保署

全自動智能商用廢紙再造機

智能再造紙機響應本港再工業政策,由香港科技大學舊生擔任技術總監的本地初創公司 Stemtech 成功研發全自動智能商用廢紙再造機,不但回應廢紙運往內地及東南亞日益負重的問題,減低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 ,更可減省購買紙張的費用。 再造紙機採用水循迴系統,能以少量水在機能內循迴使用,不含污染物質,並且利用濕纖維技術,成本大大低於其他同類產品。一機集合回收廢紙、分類及再造功能,投入廢紙後就能不停產出新的環保新紙,效能強勁,產紙量大。

筆者及ECHO ASIA 團隊在此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可持續發展目標」繼續超額完成,下集再跟大家分享關於環境績效嘉許計劃、food save、培植肉、可持續旅行家以及COP28等等 2023年10大「可持續發展」趨勢預測

Reference Click Here: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Tagged:

DROP US A LINE!

Get in touc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