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4, 2025 ECHO ASIA Content Team

【奢華也能可持續】通過永續珠寶 走向生生不息的可持續未來

#珠寶 #奢侈品 #RJC #GIA #寶石開採 #衝突礦產 #負責任採礦及交易 #卡地亞 #Tiffany & Co.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可再生 #海洋生態 #自然 #道德價值

Written by Abbie Lo. Edited by Samson Tong. KV created by Joyce Lee.

編者的話

珠寶首飾,一般人對它的印象相信都是價值連城的奢侈品。然而這個高端的行業,卻從人權爭議到森林砍伐問題,各層次都反映著開發貴重寶石對環境及社會造成的傷害。就如電影《血鑽(Blood Diamond)》所揭示的那樣,寶石的背後不時藏著戰亂與剝削的陰影,令人不禁反思消費選擇的道德意涵。

其實,有研究指出消費者對奢侈品有更高層次的要求,並會以身份認同與消費文化進行連結,因此願意為可持續產品付出更高的價錢。本集【可持續企業系列】,帶你認識珠寶業的可持續行動,並介紹三個可持續珠寶企業,了解象徵永恆的珠寶業如何走向可持續的未來。

可持續的開採 – RJC

為推廣可持續的開採,2005年成立的責任珠寶業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旨在加強消費者及利益相關者對鑽石、黃金和鉑金珠寶產品的信賴,致力監管寶石開採業,促進實踐負責任的寶石開採。

Echo Aisa Communications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 監管寶石開採業 寶石開採
責任珠寶業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

作為國際非謀利協會,RJC擁有超過1,900家成員公司,以完全透明的方式,確保成員於由礦場至零售的整個供應鏈均採用良好的社會和環境實務。所有成員公司均需採用並遵守委員會制定的認證系統,並由第三方注冊審計師進行驗證,確保其珠寶材料的開採不涉及衝突礦產、童工或環境破壞。 

此外,不少寶石相關機構亦致力推動珠寶業的可持續發展。如美國寶石研究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GIA)透過推動寶石產業的透明化與責任供應鏈,如提供鑽石原產地鑑定證書(Diamond Origin Report),幫助買家了解鑽石的來源,以確保鑽石的來源是合法 且符合道德的。此外,GIA亦與RJC合作,積極推動珠寶行業的負責任採礦及交易。

GIA亦為非洲的手工和小規模採礦者(Artisanal and Small-scale Mining, ASM)提供寶石識辨、分級與切割的專業技術的培訓,幫助他們減少中間商的剝削,獲得公平市場的價格,從開採寶石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展現大自然的珍貴:卡地亞 Cartier

作為全球之名的品牌,卡地亞不僅專注於精湛工藝和設計,更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作為RJC的創始成員之一,卡地亞的供應鏈均符合RJC的嚴格標準,並定期接受審核。

於2020年,卡地亞創立了卡地亞自然基金會(Cartier for Nature),志在為未來世代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和生物多樣性。基金會資助及協助非營利組織持續保護、恢復和管理生態系統。

大自然之美一直是卡地亞雋永作品的靈感和創意之源。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員,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植物帶來貢獻是我們的責任。

卡地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西里爾‧維聶隆(Cyrille Vigneron)

卡地亞更於2021年,與開雲集團(Kering)合作,創立了Watch & Jewellery Initiative 2030 (WJI 2030)。WJI 2030目前由逾70位會員組成,匯聚手錶與珠寶行業的品牌、行業協會及主要持份者,承諾建立氣候韌性、保護自然支援及促進包容性

Echo Asia Communciations Watch & Jewellery Initiative 2030 WJI2030 的三項承諾
Watch & Jewellery Initiative 2030 (WJI 2030)的三項承諾(圖片來源:WJI 2030

可持續的藍:Tiffany & Co.

Echo Asia Communciations Tiffany & Co.
Tiffany & Co.

作為RJC的另一個成員,Tiffany & Co. 承諾只使用來自負責任來源的金屬和寶石,並確保供應鏈透明。早於1999年,Tiffany & Co. 已帶動美國參與遵守《金伯利進程認證計劃》(Kimberly Process)以減少衝突鑽石的流通。甚至在採購鑽石時,會採取比金伯利流程更高的標準,包括要求供應商同意自家鑽石採購保證協定(Diamond Source Warranty Protocol),以保護人權及環境。

同時,品牌也以實際行動致力保護海洋生態與野生動物。於2004年起,Tiffany & Co. 已停止售賣珊瑚首飾,亦長期支持環境保護項目,如包括於肯雅凱烏魯山的保育項目等,以保護及修復當地的生態系統。

於零售方面,Tiffany & Co. 的標誌性包裝 — 藍盒(Blue Box)及絲帶亦於2022年採用可持續來源,65%以上皆以再利用材料製成,以使產業的兩端均達可持續。更於2014年通過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確保紙類產品與木材皆來自可再生且管理良好的資源管道。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Tiffany & Co. 包裝 藍盒 Blue Box
Tiffany & Co. 的標誌性包裝 — 藍盒(Blue Box)(圖片來源:Tiffany & Co.

東方之「珠」: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香港作為東方之珠,其實曾經也是珍珠養殖重地。然而因高速的城市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香港的珍珠養殖業從此續漸息微。在近年經歷了政府的淨化海港計劃後,香港珍珠養殖協會(Hong Kong Pearl Cultivation Association)於2015年至2018年期間進行超過三年的珍珠養殖試驗性質的研究,並驗證了香港西貢擁有優良的水質及地理環境,適合養殖國際級水平的珍珠。養殖珍珠的同時,珍珠蚌更會濾食有機物雜質以及浮游生物,改善水質,同時提供住處及食物鏈資源給魚類

Echo Asia Communications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珍珠首飾工作坊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舉辦的珍珠首飾工作坊(圖片來源: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IG

希望藉著珍珠推行海洋生態環保教育、傳統產業文化保育及拓展珍珠養殖技術,同時更有效地推動本港漁業生產國際化,協助本地漁業界應付國內廉價及低成本漁產出口的新挑戰。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創辦人 王俊傑(David Wong)

此外,香港珍珠養殖協會亦物盡其用,承諾善用珍珠蚌。當珍珠採取後,珍珠蚌肉可用作魚餌或是佳餚。而養殖場則與香港的醬油老字號「悅和醬園」合作,把蚌肉製成「香港原味道珍珠蚌XO醬」

總結

奢華與可持續看似對立,卻可在珠寶業找到了交集。隨著消費者對環保與道德價值的重視,可持續珠寶不僅稱為新趨勢,更引領行業促進負責任與創新的未來。從全球性組織的監管,到品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再到本地化珍珠養殖的復興,每一項行動都展示了可持續珠寶如何平衡奢華與環保,展現對自然與社會的尊重。珠寶不僅是美的象徵,更成為社會推動生生不息的未來的重要力量。

Reference

Cartier for nature (n.d.) .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5f8hxe5z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Chao, A. and Chen, F. (2023) 為了符合可持續性環保標準,珠寶品牌Tiffany&Co.做了這些永續決策, ELLE.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4kw8myeb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The Gia Diamond Origin Report: Diamond Traceability based on Science (n.d.) 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56vvjyfv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GIA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22 (2022) GIA.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whbdp7e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Leung, C. (2022) 永續的珠寶世界!關於可持續發展珠寶你應該知道的要點: Elle HK, 永續的珠寶世界!關於可持續發展珠寶你應該知道的要點 | ELLE HK.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2c36hc7r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Tiffany Blue Box| Tiffany & Co.. (2025) Tiffany & Co.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zfdb2dc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WJI 2030 Watch & Jewellery initiative (2024) Watch & Jewelry Initiative 2030.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2v6v2c2c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Yan, I. (2024) 珠寶業的可持續進程, JEWELLERYNET.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bdsdumsw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使命, 職員團隊及治理方針 (n.d.) Home.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4vvd5m6y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原味道 XO 醬 (n.d.)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3j6n6m8u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可持續發展 (n.d.) 香港珍珠養殖協會.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56jevf6k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可持續發展時間軸及里程碑| Tiffany & Co.. (2024) Tiffany & Co.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c2b3ekr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本港奢侈品人均消費增3%至22萬 Z世代重塑消費趨勢 (2024) dotdotnews. Available at: https://tinyurl.com/ykfw3wdm (Accessed: 21 February 2025).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Tagged: , , , , , , , , , , , ,

DROP US A LINE!

Get in touch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