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 #社區 #香港故事 #文化光譜 #以人為本 #可持續文化 #可持續社區 #信念 #日常生活 #創新 #回憶 #鄉郊保育
Written By Sammi Chun. Edited by Tina Tang. KV created by Kara Lo.
編者的話
說到香港文化,你會想到什麼?而城市中的文化與故事,我們又能如何解讀?文化的形成與人類活動之間有著緊密的關係,社區作為我們生活的空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固然也是文化的培養皿。那麼香港的城市文化又能如何得到可持續的發展?本文將運用茹國烈《城市如何文化》中的「文化光譜」(BEAM)概念帶領大家理解香港的城市文化,並舉出五間本地NGO作為例子,探討他們能如何提升香港的可持續文化指標。
香港文化光譜與可持續發展
要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我們可從四個面向思考:信念和價值觀(Belief and value)、日常生活風格(Everyday lifestyle)、藝術與創造(Arts and creation)、以及回憶(Memories)。這四個面向交錯配合,形成了每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光譜,展現出城市魅力。
建立可持續的文化則對城市的長遠發展而言尤其重要。聯合國宣佈了《2030年議程》文化專題指標,讓城市能夠評估自身的文化軟實力,將當地文化變得可持續。這個指標將評估範疇分為四個領域:「環境和復原力」、「繁榮和生計」、「知識和技能」、「包容和參與」,共22項指標。這些指標評估了城市文化如何支持環境、經濟、教育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無形的文化得到量化的統計以及客觀的檢視。
信念與價值觀 X Cheer融匯
城市的精神核心來自它的「信念和價值觀」,包括城市中每個人對人生、大自然、精神世界和社會的想法、信仰等,並主要受教育、家庭、種族和宗教影響。香港基於其殖民地歷史,人們在這方面的文化認同尤其複雜。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聚居在這彈丸之地,使香港成為獨特的「國際都市」,文化與文化之間也互相交織碰撞,展現出香港文化的雜交性。
Cheer融匯是其中一間為少數族裔提供支援服務的組織,透過提供傳譯、翻譯服務及多元化的活動,令少數族裔人士也能在香港享有愉快和諧的生活。他們的服務促進了區內共融,讓香港在信念與價值觀方面的文化資產更多樣化。
在語言支援方面,他們提供英文和八種少數族裔語言的翻譯和傳譯,更提供中英語文課程、家「友」良師計劃及朋輩支援學習會,打破少數族裔與華人社群的語言隔閡。在活動方面,他們提供資訊科技課程、就業支援服務和課後支援,增加他們的機遇。另外,他們亦有舉辦社交及文化交流活動,以及義工活動小組,讓他們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進行交流,增加對社區的參與度。Cheer融匯的貢獻能夠提升社區文化在經濟和教育層面的可持續性,令不同文化得以共存,發展出多元的社區。
日常生活風格 X Quarryside舍區
「日常生活風格」指人的外在行為,如衣食住行、工作休閒的模式等。人的行為模式大大影響了城市的文化定位。當人以不同的方式和風格來滿足基本需求時,便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俗和生活品味。社區中如要提升人在這方面的交流,我們便需要一處優秀的「公共休憩空間」(Public Open Space)。可參與的公共空間讓人們的想法得以流通,促進代際和國際之間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Quarryside舍區位於鰂魚涌的海濱社區空間,以「創意空間」、「創意學習」和「創意社區」作為營理念。他們渴望建構出共融、通達、綠色及永續的社區空間,透過涵蓋社區營造、身心靈健康和永續生活的公眾參與活動,例如針對中老年群體的銀齡「的士高」,加強鄰里之間的聯繫並連結當區歷史和文化。另外,他們公眾和寵物友善的休憩空間為鰂魚涌社區提供了「第三空間」,讓區內上班族和街坊能夠放鬆身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傾談,探索文化的更多角度。
他們的服務和空間推動了香港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公共空間的設立為港人的日常生活風格帶來更多可能,讓人思考香港除高樓以外的城市風景。
藝術和創造 X CCCD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從藝術和創造的角度來理解「文化」對大部分人而言最為熟悉。當我們提起城市文化,絕大多數人都會想起藝術家們的藝術創作。的確,藝術發展在文化世界裡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但許多人並未意識到藝術背後的「創新」正是時代進步的動力。CCCD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由多位資深藝文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合力成立,致力推動社區藝術和民眾文化,希望透過藝術培養人的文化並進行充權,讓人能夠掌握和面對社會轉變。
他們以「人人藝術」、「民眾文化」和「藝術充權」為宗旨,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欣賞者和創造者,能夠透過不同藝術形式表達自我。他們服務的對象從個人到社區,以多元的文化發展和藝術表達締造出共融和全人藝術的社會。
在上海街的「碧波押」藝術空間由CCCD於2016年營運至今也舉辦了不少藝文活動,與油麻地的街坊共同發展出地區性的藝術中心。例如,香港觸感藝術節、「共生舞」、社區音樂、社區劇場、聾人電影節等。這些活動將區內不同背景的人連結起來,增加他們的社會參與度,建構可持續社區。多樣的服務令促進了區內教育和社會層面上的文化可持續性,在提供培訓外,也提升了市民的文化參與,令文化更為普及,有利人們實踐自我,推動社區的未來發展。
回憶 X 文化葫蘆
「回憶」是文化中不可被忽略的一環,在展望將來前,過去的「文化」是植物生長時必須的養分。簡單而言,文化中的「回憶」指的是習慣、傳統、歷史,即是以不同形式保存下來的記憶。而保存記憶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存於人類腦海,憑藉口耳相傳承傳,另一種是透過物件來紀錄,例如建築物、相片、電子記憶體等。這些虛無與實在的記憶也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
在急遽變化的社會中,如何保存本土的傳統文化並讓更多人認識成為了一大問題。文化葫蘆便是其中一間以文化承傳為宗旨的組織,透過傳統、藝術、設計三者結合的互動模式,重現並保留本土精神和地道文化,激發民間的創意,提升公眾對本土文化的認識。
文化葫蘆以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為目標,在得到香港賽馬會資助後,自2010年起便在不同地區舉辦「港文化·港創意」的社區藝術計劃,深入研究全港十八區,並透過展覽、講座等活動向公眾介紹區內的傳統習俗、歷史、老店和村落,認識本地文化。此外,他們亦邀請本地藝術家和設計師參與社區創作及舉辦「土炮工作坊」,在專業指導下帶領大專生走訪香港社區,創作富有本地特色的設計和藝術品並於展覽期間展出。透過區內研究和不同工作坊、展覽等活動,傳統文化再次活現於眾人眼前。
如今他們已經完成十八區的展覽,並開展新的「港文化·港連結」計劃,進一步與環境、教育和社會方面不同界別的社群連結,令地道的社區故事得以延續,同時延續人文精神。而讓年輕人重新走進本土文化的想法,也成功為社區注入活力。他們關懷居民並友好共處,達至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鄉村保育·荃灣鄉郊可持續發展計劃 X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除了都市文化,鄉郊文化同樣構築起獨屬於香港的景色。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位於荃灣鄉郊的團隊(IG:@tw.lwnlcdp),以服務老圍村、新村、芙蓉山村、光板田村和大窩村為主。透過團結居民並提供各樣服務,實踐社區健康、社區照顧、社區建設和建立社區資本的理念。他們在可持續發展基金的資助下,推行了為期三年的「荃灣鄉郊可持續發展計劃」,讓村民和公眾關注香港鄉郊文化並貢獻力量,促進荃灣郊區社群內的凝聚力。
他們將村落的民間故事輯錄成小冊子,讓區內外人士認識鄉郊生活的精華。另外亦有舉辦社區文化生態的導賞活動、向村民推廣有機耕作,介紹天然肥料的製作,改善土質。前者讓參加者與村民進行互動,深入認識鄉郊文化;後者則讓當地居民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經濟活動,發揮鄉郊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潛力。這些活動讓鄉郊文化在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平衡發展,延續了香港文化中綠色恬靜的美好篇章。
小結
文化是人類共同編寫的故事,故事的素材往往就在你我身邊。可持續的社區著重關懷區內的人事風貌,並提升區內人的生活質素。城市和社區作為活動的樞紐,必須配合可持續的社區設計,提供優秀的公共空間和交流機會,才能讓屬於香港的信念、習慣、創新思想和回憶承傳下去,吸引更多人閱讀屬於香港的本土故事。
Reference
文化葫蘆. (n.d.). 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活動簡介.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tJXY0
文化葫蘆. (n.d.).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港文化·港連結」.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dCMNW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2010). 守護與傳承:荃灣鄉郊可持續發展計劃民間智慧普查彙集.
茹國烈. (2023). 城市如何文化(增訂版).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tzAH1
CCCD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n.d.). 背景及理念.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eHQV5
CHEER融匯. (n.d.). 關於CHEER. Available at: https://shorturl.at/bhyE5
QUARRYSIDE舍區. (2024). 關於「舍區」. Available at: https://t.ly/NwAlO
UNESCO. (2020). 《2030年議程》文化專題指標. Available at: https://t.ly/NZMCu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