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ARICA CHING, Edited By SAMSON TONG #可持續企業系列 #3分鐘閲讀
編者的話
疫情反覆,大家除了WFH 及在家煮食外,對外勤的上班一族而言,幾乎每餐都要在外進午餐 「食外賣飯盒」,難免每日產生大量即棄飯盒及餐具,街上的垃圾桶更很快便「塞爆」,旁邊亦放滿大袋小袋的餐具垃圾…這些種種因疫情而產生的環境問題,會令大家忽略剩食對社會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本文將同大家探討一下本地社區剩食團體的運作。
本平台鼓勵大家透過互動從而提高本地可持續的發展,歡迎大家聯絡我們發表意見或介紹你們的創新方案。順帶一提,本文亦會在 HSBC VISION GO 同步上線。
每日有3,500公噸的廚餘
以前外出用餐,大部分人總喜歡將吃不完的食物帶走,以免造成浪費。社會日趨富裕,人們甚少察覺剩食對社會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承接上回有關社會創新的討論,社區組織在處理廚餘的問題能擔當什麼角色,推動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呢?
DID YOU KNOW
「每日食環署街市的廚餘,足夠1個成年人食用34年?」
綠領行動
顧客偏向購買新鮮的食材,於是賣相較不討好的食物終歸逃不過被丟棄的命運。根據綠領行動2014年的推算,單計全港75個食環署街市,便會每天產生14.3公噸可食用的廚餘,足夠1個成年人食用34年。放眼整個社會,每日有3500公噸的廚餘,每年的總廚餘量約等於240架雙層巴士的總重量,不愧為最普遍的都市固體廢物之一。
資源錯配 引申兩個社會問題
廚餘不只浪費食材,更包括背後用作耕種的水源、運輸的能源,並於堆填區釋放的甲烷(Methane),加劇全球暖化及氣候變化。當我們不經思索丟棄食物時,香港還有一撮人在為膳食而憂心。香港的貧窮人口約140.6萬人,約三分一的低收入家庭指出,要經常或間中削減糧食開支,才能應付其他開支。樂施會於2011年指出,約15%的父母不能獲取足夠營養,長期處於糧食保障極度不足的狀態,危害健康。若資源得以善用,不但能舒緩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更能協助一眾苦苦掙扎的基層人士。
摒棄傳統觀念 將無用轉化為有用資源
從環保署的數據可以推斷,廚餘對大部分人來說均是無用之物,所有每天才會有數以萬計的廚餘被丟棄到堆填區。廚餘不只是「餸頭餸尾」,或者吃剩的食物,它們被分為三大類,其中「可避免的廚餘」就指尚可食用但被丟棄的食物,如米、罐頭等等。
FOOD-CO平台 宣揚惜食文化
FOOD-CO成立的念頭,也是社會創新的一個例子。他們回歸生活脈絡,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正因如此,FOOD-CO利用剩食扶貧,擔當食物援助機構與捐贈者之間的橋樑,將收集到的食物按需要分配到各機構手上,再由他們將食物派發給當區區民。除了為社區內的基層人士提供三餐溫飽,還能減低堆填區裡的垃圾。他們主要從餐飲業或批發商收集兩個月內到期的貨品。從商業角度而言,運輸、上架等程序耗費資源,加上時間倉促,未必能趕及在到期前售出,所以傾向丟棄它們。但對普羅大眾,兩個月的限期實在綽綽有餘。
「原來大批量食物的捐贈並非罕有,如果我們不伸出援手,它們就全被送到堆填區。」
聖雅各福群會項目經理 (FOOD-CO) 徐建森
現今FOOD-CO擁有逾600間企業夥伴及與260間食物援助機構合作,由2017年起共收集了約850噸的剩食。他們每個星期會收到大約2-3單的捐贈、每四五個月均會有一次大批量食物捐贈,平均每日能為逾2000人提供膳食。
長遠而言,FOOD-CO希望成為廣為人知的平台。除了宣揚惜食文化外,更教育民眾,鼓勵他們反思自己的購物習慣。顧客可因應自己的消耗量,而調整自己購買的份量,從源頭減少廚餘才是大家都樂見的事。當被問到若再沒有廚餘,食物援助機構如何能夠協助基層人士,聖雅各福群會項目經理(FOOD-CO) 徐建森回答道,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伸出援手,不論是為有關機構當義工,又或是以金錢形式資助。
剩食數量驚人 將「垃圾」帶離堆填區
除了FOOD-CO外,香港也有類似的網絡,擔當商業機構和食物銀行的橋樑。樂餉社 (Feeding Hong Kong) 及膳心連 (Foodlink Foundation)每月也從不同渠道,如生產商及零售商收集優質盛食,再交由其他慈善機構轉送予有需要人士,合共每年能為他們提供37萬頓飯。FOOD-CO和樂餉社收集到的剩食數量驚人,可見本來的「垃圾」都能夠為社會帶來裨益。若各位有多餘的食物,不妨考慮把它們捐贈此類型的機構,節省成本時也能愛護環境。
【關於ECHOASIA可持續企業系列】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一連串的 「3分鐘閲讀」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Facebook: ECHO ASIA LinkedIn: linkedin.com/company/echo-asia-communications-ltd |
Reference:
經濟日報:〈食署街市日剩食 夠1人吃34年〉,取自:https://bit.ly/2ZSk1Pp
環保署:〈香港廢物統計數字 2018〉,取自:https://bit.ly/32SGygy
樂施會:〈食物通脹下貧窮家庭生活狀況調查〉,取自:https://bit.ly/2CVFrlE
香港地球之友:〈廚餘是什麼〉,取自:https://bit.ly/32Lm8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