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旅遊 #sustainabletravel #香港快運 #負責任旅遊 #旅遊業 #綠色旅遊 #可持續旅遊業 #碳排放
Research & Written by Tina Tang Edited by Samson Tong. KV created by Cara Chow.
編者的話
復常後旅遊業竟成規模最大的產業支柱?
2023年,國際旅客人數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89%;旅遊業出口收入恢復至96%。縱觀全球,中東、歐洲、非洲旅遊業增長表现突出。歐洲作為2023年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地區,第一季度抵達歐洲的國際旅客人數達1.2億人次,旅遊業收入達6600億美元;中東地區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恢復疫情前人數的地區,旅遊業收入比2019年增長33%;非洲入境旅客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長了5%。總括而言,旅遊業對全球GDP貢獻預期達9.5萬億美元。
隨著旅遊業恢復,甚至比疫情前更興旺,各行各業是否開始確保旅遊業態不會過於影響旅遊當地社區環境和生態?
![](https://www.echoasiacomm.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rear-view-woman-standing-against-mountains-observation-point_s-1024x683.jpg)
旅遊作為促進各地經濟增長的手段之一
根據聯合國專題指出,旅遊業是世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同時也是外匯、就業機會的重要來源。
旅遊業除了有助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8: 促進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經濟增長,促進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面工作」,也被確認為可持續發展目標14.7的「到2030年增加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收益」的工具之一。
Image Credit: Andrei Tanase
大眾旅遊與可持續旅遊的分別
大眾旅遊景點往往會因各種營銷手段,如營銷成「打卡地點」被過度商業化和標準化以滿足大量遊客的需求,而破壞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環境。遊客也相對少主動去瞭解當地,只是被動地接受為他們安排的體驗。最常見的則是旅行團和郵輪式旅遊,匆匆走過景點、重視體驗、前往刻意發展的旅遊目的地,如主題公園、度假城鎮、旅遊商業區。
可持續旅遊的目標則是保護當地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讓當地社區在經濟和文化上獲益。遊客在這種旅遊模式下則會更主動去瞭解和尊重當地文化、協助維護當地生態資源、透過消費改善或維持當地文化和經濟的活力。可持續旅遊則會不會因旅客到訪破壞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運作,以延續旅遊資源。
Image Credit: https://www.enicbcmed.eu/
創造可持續旅遊活動
投資於可持續旅遊業就是投資於全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2024年第44屆國際旅遊博覽會由馬德里國際旅遊展(IFEMA MADRID)主辦,主辦者表示「可持續旅遊業是一種趨勢,也反映一個負責任的行業需要就旅遊目的地和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努力。」
9月27日為世界旅遊日,2023年的主題則為「旅遊和綠色投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調,投資於可持續旅遊業就是投資於全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世界旅遊組織將可持續旅遊業定義為「充分考慮當前和未來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滿足遊客、行業、環境和東道方需求的旅遊業」。
參與當地人經營的導賞團能讓你認識當地文化、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築、當地生態等也是可持續旅遊的方式之一。
Image Credit: Haley Black
旅客點先叫「尊重」?
作為一個旅客,從揀選旅遊地以及交通方式便可以花些巧思:乘搭路程較短的航線、揀選較低碳的飛航方式以及陸上交通工具、如非必要則自備上機所需的物品,如水瓶、外套、拖鞋、耳機等。
計劃一場旅行必不可少的便是挑選住宿。為了減少資源浪費及支持本地經濟,你可以優先選擇本地人經營的酒店、民宿,並自備個人衛生用品,減少購買額外的旅行裝或使用住宿提供的即棄用品。此外,在飲食、購物選擇上,亦較適宜選擇當地食品和當地人經營的店鋪以從經濟需求角度使當地商戶減少進口產生的運輸碳排放。至於旅遊項目,參與當地人經營的導賞團能讓你認識當地文化、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築、當地生態等。其實導賞團的種類眾多,包括生態團、歷史探索團、步行遊覽等。
更重要的是,切忌購買破壞生態環境、過份包裝的產品或手信!如珊瑚、海龜殼、污染海洋的護膚品、動物皮革等。
最終勝出的兩隊隊伍皆獲得香港快運的機票贊助及旅程資助,分別前往韓國濟州及日本高松。
香港快運「Gotta GO! 可持續旅遊挑戰賽2024」
近日,香港快運航空推出目標為大學生的工作坊及比賽。「Gotta GO! 可持續旅遊挑戰賽2024」目標希望參與的大學生團隊能了解「碳足跡」及可持續旅遊的相關知識。香港快運期望從規劃及實踐低碳旅遊培養年輕一代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可持續發展,為航空業及其他行業推廣一個更綠色的未來。
比賽中一共有三個工作坊及一個公開講座,二人組隊即可參加比賽及其提供的各種活動。最終,一共46組隊伍提交提案爭奪最後兩個免費實踐自己規劃的低碳旅遊四日三夜行程之名額!
公開講座:向同學介紹是次挑戰賽的詳細內容、香港快運在過去實施的可持續發展策略,以及綠色出行的有關知識。
工作坊(一):為了解碳足跡和相關運算基礎、認識旅遊帶來的生態影響、可持續旅遊及漂綠問題等。
工作坊(二):與同學探討淨零旅行的可能、如何規劃更可持續的飛航旅程,以及來自生態旅遊專家分享的旅遊小貼士。
社交媒體訓練工作坊:為二選入圍隊伍提供社交媒體訓練,建立同學紀錄旅行點滴的基本技巧和宣傳手法。
最終勝出的兩隊隊伍皆獲得香港快運的機票贊助及旅程資助,分別前往韓國濟州及日本高松。兩組學生隊伍都有一整個符合低碳要求的綠色旅遊表!準備充足的他們利用excel記滿了他們在整個旅行中的低碳行動,為了可持續旅遊出盡心思。提案大會中更有來自媒體界、快運航空、WWF等多業界人士給予參與隊伍有關可持續旅遊的建議。
![](https://www.echoasiacomm.com/wp-content/uploads/2024/07/Jeju-Trip-4-1024x576.jpg)
9個可持續旅遊的參考做法:
• 自備水瓶和午餐盒,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 設計就近行程以便增加使用單車、走路頻率,減少碳排放
• 選擇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支持當地社區(尤其是依賴旅遊業維護保護的)的野生動物體驗,而非圈養野生動物的體驗
• 使用對珊瑚無害的防曬霜或防紫外線服裝等物理防護設備
• 避免購買和取走動物、野生生物和大自然的任何物品
• 使用瓶子或物品包裝後隨時清洗並回收
• 選擇直飛航班和經濟艙
• 選擇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支持當地社區(尤其是依賴旅遊業維護保護的)的野生動物體驗,而非圈養野生動物的遊覽體驗,例如選擇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 (WAZA)、美國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 (AZA) 的成員機構
• 選擇由獨立審核機構如GSTC認證體系或B-Corp認證的可持續旅遊公司、在GSTC行業標準(適用於住宿和旅遊營運商)網站上查閱的企業。
結語
可持續旅遊不僅能維持自然環境的品質,也是作為旅客對當地文化和社區的尊重。透過選擇負責任旅行方式,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能減少資源浪費。
每一次旅程讓我們探索世界之餘,也能夠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天然和文化資源。規劃旅遊想多步,來一場深度旅遊總比匆匆走過來得深刻、有意義。想知道更多可持續旅遊的資訊嗎?記得繼續留意即將推出的可持續旅遊系列,帶你認識世界各地的可持續旅遊行程!
參考資料
推廣可持續旅遊 (no date).《續綠中大》第七期 https://www.iso.cuhk.edu.hk/chinese/publications/sustainable-campus/article.aspx?articleid=61078.
rfi(2024).〈旅遊業的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https://www.rfi.fr/tw/專欄檢索/環境與發展/20240110-旅遊業的減排和可持續發展
Del Sol C. (no date) 安排一次更可持续的商务旅行https://blog.visitacostadelsol.com/ch/%E5%8F%AF%E6%8C%81%E7%BB%AD%E5%95%86%E5%8A%A1%E6%97%85%E6%B8%B8.
Sidhu K. (2023) ‘4 Major barriers preventing sustainable business travel,’ TruTrip, 7 March. https://trutrip.co/zh-hant-tw/blog/what-preventing-sustainable-business-travel/.什麼是可持續旅遊?7個實踐可持續旅遊的建議|Sustainable Travel|社職 Social Career BLOG (no date). https://www.socialcareer.org/blogs/sustainable-travel.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
【關於ECHOASIAEA 週二《可持續簡報》】
我們致力推動和發展香港及亞太地區的低碳及可持續企業發展活動, 透過每逢星期二 「週二《可持續簡報》」為大家深入淺出剖析及探討可持續企業發展概況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