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ZeroGoEcho #ZeroEmission #ZeroEmissionDay2022 #SDG13 #ClimateAction #淨零碳排 #永續發展目標
Written by Risa Lai, Edited by Samson Tong
編者的話
上集我們談到「淨零碳排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反觀 2030 年的 Zero Emission 卻逐漸成為眾多中小或大企業的首要目標。雖然各項目標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其實我們只需改變日常的選擇方式就可以輕易開啟「淨零生活」。掌握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了解「可持續」的運作,「淨零」不僅只是企業的責任。沒有什麼目標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只說不做,「淨零」就由今日開始吧!
要達致 Zero Emission,市民 / 企業可以如何從生活中踏出第一步?
截止到 2020 年 12月, 香港上市公司約1,900間,只有85家公司取得 ESG 外部鑑證,即僅佔總數的4.5%,現時香港 ESG 鑑證的市場滲透率仍屬偏低水平。達到 Zero Emission 很難?不知從何開始?感到有心無力?那我們一起看看本地可持續企業 / 組織的代表有什麼好建議!
企業可以在樓宇管理方面,倡導將回收的廚餘在建築物內進行堆肥,這樣每個企業為廢物分類所做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企業亦可推廣健康飲食,每星期資助至少一至兩次美味又健康的天然食品。因為健康的天然食品對環境是最好的,相對起來,加工食物在製造過程中則需要消耗更多能源。– Marilyn, Food Folk
現在我們生活在廿一世紀,相信應該沒有人會想回到沒有碳足跡的石器時代。達致淨零排放未必是個現實的目標,要大眾改變生活習慣亦不是一夜之間就成事。與其思考這會否太遲或不能實現,我們可以由個人層面開始,以簡單的對環境友善的行為入手,慢慢養成習慣和新常態,然後自然就可以正面影響到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工作環境、企業等等。這個過程就好像健身,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要開始並一直維持習慣,這概念亦可應用於可持續生活中。
例如企業舉辦不同的活動和會議,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開展Zero Emission的第一步。選用可重用的餐具和杯取代一次性的塑膠餐具;鼓勵訪客和參展商自備水樽,在場館設置飲水機,例如Urban Spring城泉水機;以身作則推廣具體的實際行動;停止使用泡沫塑料板作背景裝置或展板,而選用對環境有善的可回收的瓦通紙取代;使用電子卡片,停止派發傳單。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其實我們都懂得使用的東西去改變舊習慣。
對機構、企業、品牌而言,還有更多的例子可以探索,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權力,在給環境帶來積極或消極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進一步引導大眾邁向環保的生活方式。
對大眾而言,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開始,尋找可替代的可持續選項,在購買前三思究竟是需要或是想要;轉用可重用的棉花棒和化妝棉;購買沒有獨立包裝的紙巾;購買本地食品;回收不同物料;尋找並支持有環境意識的企業,有助他們發展,令他們變得更有影響力。
– Devana, Invisible Company
想開始踏入可持續的生活,首先需要通過學習了解可持續發展的不同方面,例如從飲食、餐具、減少浪費等方面開始。對企業而言,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納入公司的結構和運作中是至關重要的,重新審視「可持續發展」這一元素「可以」或「應該」如何應用在公司內。將教育作為公司實踐的一步。為所有員工提供培訓及工作坊,使所有員工都能夠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 Mark, NESS
Measure
大眾和企業應該實時監測廢物流(waste stream),我們可以通過數據結合其他信息提供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建議。
Engage
為了提高對「可持續」的意識,可以通過收集並計算工作場地的實時數據。舉辦線上教育、活動及競賽,從而鼓勵員工減少浪費,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文化。
Reduce
共同製定有效及持久的企業策略,以減少碳足跡,優化工作場所的「可持續性」,支持員工所提倡的活動。– José Moreno, Spare-it
五年間的變化
五年時光,轉瞬即逝。回首往昔,我們一定成長了許多。唯一沒有改變的,就是我們依然在可持續的道路上,朝著那個目標不斷前進。
我認為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開始踏入飲食業是源於一個超級病菌(MRSA)。我在兩年間經歷了五次因為這個病而帶來的危機,直至我透個自然療法來修復身體。這件事誘使我研究腸道健康與自然的關係。隨着我了解更多有關兩者之間的關係,我慢慢與從事研究土壤、植物多樣性,耕種與環境影響等的人變得熟絡。如果我們真的熱心於可持續發展,那無可避免,這將會是一個無底洞。如果我們不能將想法有系統地劃分,問題將會越來越大,當然,這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不管那一步有多小,我們都需要向前走。社會各界都需要伸出援手,這不只是政府的責任,所有人都能出一份力。 例如撿起地上的垃圾,提醒司機停車熄匙,寫信給議員提議設置垃圾桶,避免隨意扔在街邊的煙頭會流入海洋……– Marilyn, Food Folk
五年前,我開始在香港四處行山和執垃圾。那時的我已經是個有意識的消費者,會嘗試消除垃圾,盡可能回收更多的物料,但並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地回收。
在這幾年期間,我在發展這種生活方式,我認為可持續地生活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因為每天我們都從業內、專家和身邊的人身上學習更多有關如何成為一個更可持續性的人。
5年前,對於「可持續」這一概念,我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而現在的我則是一株幼苗。從消費到選擇的一切,從食物、衣物至家居,「可持續概念」一直都印在我的腦海中,時刻思考「如何限制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Devana, Invisible Company
比起五年前的我,現在更加理解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行動之間原來是兩個無法分離的議題。我曾經以為環境保育行動和其他社會活動是沒有連繫的;現在,我會反思每篇文章和新聞事件如何影響到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我們如何可以在可持續上可以做得更好,嘗試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在我的每個行動或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情中。
在高中暑假期間,我有幸可以去到斐濟和哥斯大黎加參加與環境保育相關的工作。和居住在較偏僻鄉村的村民共事的過程中,看到損壞的房屋、水箱、海岸線等等。我切身體會到極端的天氣下對那些當地弱勢的社群所帶來的影響,這些損壞都需要長時間修復,但他們往往不夠資金,也缺乏適當的措施去幫助他們。這些經驗令我明白身處香港的我是有多幸福,因為我們很少經歷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直接災害,有良好的基建幫助我們應對天氣災害。其實居住在已發展地區的我們是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去改變這一切,或者說至少可以做出些影響。我想只有我們善用所擁有的資源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公平,也可更持續地發展下去。
– Mark, NESS
我認為生命的基本定義就是「回歸自然」,可持續的定義也遲早與「生命」有關。生命,其實是如大自然一般地運作,都是可持續的。簡單來說,是會不斷地向自身提供補給,以保持一個和諧的狀態。假如你有去過森林,那裡就是一個可持續的例子。甚至可以說,森林是生生不息的。自我們的祖先開始就一直維持著與大自然的關係,作為人類,這是我們的使命 – 讓各類物種都得以生存,甚至是與我們相關的部分(水、空氣、食物、土壤、動物等)都可以得以茁壯成長。生命不是以人類為中心的,生生不息也不是。
在童年時,我經常都會幫外祖母收割和售賣蘋果及杏子等水果。當我長大後,開始意識到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會為環境帶來影響,各種異常的極端天氣現象更是逐漸便變得普及。從而令我對生活變得更有熱情和衝勁,因為即使我們作出再細微的舉動,都可以為目標帶來一個重大的影響。
– José Moreno, Spare-it
立即關注我們,以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
【關於ECHO ASIA Zero Emission Day淨零碳排日系列】
2022年的 #淨零碳排日系列 #ZeroEmissionDay,我們訪問了八位來自不同可持續發展行業的代表,希望透過他們對可持續營商的心得及智慧,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創新及履行社會責任的經驗,繼續倡議及推廣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地球的可靠伙伴。
Reference:
2022.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2342> [Accessed 8 September 2022].
2022.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01693> [Accessed 8 Septem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