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生態系列

31 May 2025

《EA10週年專題》反直覺地處理衣服?|「此衣」不再是「彼衣」的循環經濟| 專訪理大Fashion and Textiles副院長葉曉雲教授及助理教授林敏諾博士

有一種講法說:人每天會做約35,000個決定,當中有一些是經過我們深思熟慮而作出,也有些是無意之舉;那麼如果講到「衣服」,你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和想法去作決定呢?原來截止2024年,衣服的穿著次數不斷下降,平均一件衣服由踏進家門到離開,只有7至10次,在購買你身上的衣服時、在拋棄你上一件舊衣時、在購置最新的衣物時,你,在想些甚麼呢?

Read more

28 Apr 2025

《EA10週年專題》「螈」蛋了?|香港瘰螈 — 被人類世界威脅的車下亡魂|香港野生動物面臨路殺威脅

當人類被車輛撞到,會被稱為交通意外和車禍,得到大眾的報道和關注;當野生動物被車輛撞到,它又會被大眾稱為甚麼,得到多少重視?人類和野生動物本來都是大自然的一環,並無高低之分,為何兩者會有不同的待遇?以上亦是香港生態攝影師馮漢城先生(阿城)所思考的問題。EA團隊非常榮幸能夠邀請他接受訪問,帶我們一同了解香港瘰螈的生與死,探討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矛盾。

Read more

01 Apr 2025

【氣候行動圖鑑】「我要呼吸」認識地球生態之腎 延續紅樹林生態

你知道7月26日是甚麼日子嗎?那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的「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世界紅樹林日)」。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在2050年,過半當中的生物,將會面臨威脅,但大家對於「紅樹」,又瞭解多少呢?這期【氣候行動圖鑑】帶大家去認識這片土地,及其地上的生命,並了解保護它們的方法。

Read more

31 Mar 2025

《EA10週年專題》飛不出的候鳥|從香港建築設計解讀我們與自然的距離

鳥撞玻璃,與你何干?確實與你的生存無關,但與你所居住的地方有關。本專題並非向你講解如何保護候鳥,而是探討我們如何看待大自然——從建築、從自身、從意識。是次專題,EA團隊很榮幸邀請到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實務)及構詩建築(O Studio Architects) 創建人及主持建築師 - 歐暉先生接受訪問,增添從香港建築設計解讀我們與自然的距離的深度與專業性。

Read more

06 Jan 2025

【2025年10大】「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預測 AI 特朗普2.0 可再生能源 生物多樣性 循環經濟大灣區

回顧2024年香港,美元持續走強,港元匯率高企,每逢周末或長假期,會離港的港人佔多數,在過往的聖誕假期共有361萬人次港人出境,按年升2成。本地飲食業、酒吧業的生意大受影響並且出現結業潮。根據樂施會2024年報告顯示,香港貧窮人口達139萬,有20萬在職貧窮一半為全職人士。政府的施政報告持續推動減廢回收並擴大電動車充電網絡;本年首兩氫能巴士圓滿啟航,當局亦批多四個氫能試驗項目,包括小巴旅巴及跨境中型貨車,銳意推動綠色運輸。基於以上背景,本文為大家搜集多方面資料,整理、分析及預測十大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

Read more

11 Nov 2024

【持續一嚐】從可可危機窺探出全球生產鏈的困境

朱古力香甜可口,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不知道大家喜愛的口味,是否也是隨著年紀改變?許多人小時候喜歡牛奶朱古力,香香甜甜,長大後喜歡黑朱古力,越嚼越香濃。可是,你知道朱古力的原材料——可可,也隨著時間發展產生變化,甚至正面臨危機嗎?今集帶大家透過「可可危機」作為切入點來討論生產鏈問題,思考如何在個人和企業層面作出相應決定,甚至推動變革。

Read more

04 Nov 2024

【氣候行動圖鑑】《冰火之林 石屎之森》細看兩地植樹的考量

考考大家知道為甚麼香港叫「香港」嗎?其中一個說法正與是次專題的主角——樹木息息相關。香港有約二千種原生植物,其中一種便是鼎鼎大名的「土沉香」。當時石排灣因作為專門出產香木的地方而有「香港」之稱,意指「香的港口」,最後更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名稱。樹木明明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每一棵樹,便能發現當中環環生扣的生態系統,在日常也能「親親大自然」。今個星期EA團隊將延續上星期有關森林保護的題目,與大家遠赴冰島再回到香港,一同探討樹木的身份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Read more

07 Jun 2024

【科技續生態】工業5.0前世今生 !即睇 Toyota、Murata 如何利用氣候科技達到零碳排放、減低生產成本及包容性人力資源發展

為實現2050年減低全球超過40%的碳排放,氣候科技(Climate Tech)持續發展。早前,EA在文章【關鍵的1.5度】亦已講述農業、發電和回收科技,而本篇【科技續生態】則用兩個日本案例(Toyota及Murata)帶你認識在工業5.0下,氣候科技如何達到零碳排放、減低生產成本以及包容性人力資源發展。

Read more

03 Jun 2024

【科技續生態】世界海洋日:AI救海洋 — 4個推動可持續海洋生態的AI創新科技

為保護重要的海洋資源,除了去年世界海洋日向大家介紹企業能夠如何守護藍色生態外,不少科技公司都運用如今當道的人工智能(AI)設計出拯救海洋的科技。以下將向大家介紹4款AI科技,看看AI能如何拯救海洋,協助實踐可持續的海洋生態。

Read more

29 Mar 2024

【可持續影集】春日「復活」假期 睇4部紀錄片講述希望和重生

和一隻野生章魚建立跨物種的友誼、放棄都市生活當起農場主,看地球生命如何對抗大自然的劇變、香港的土地上悄悄活躍著哪些生命⋯⋯今集【可持續影集】將帶來4部紀錄片,向你講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故事,你會感慨地球生命的堅強,也會讚嘆他人堅持可持續的十年生活。在這個名為“復活”的節日裡,不妨一同看看那些在春天努力復甦的生命體,推翻那些重複往年的復活節計畫,以可持續的方式解鎖全新過節方式吧!

Read more

01 Jan 2024

【2024年10大】「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預測

2024年ECHO ASIA 編輯團隊將會繼續以「causally academic 輕學術」的方式,為大家整理顯淺易明的世界各地及香港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向企業朋友推廣「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繼續注入創新、富生命力又緊貼業界的可持續文化力量。

Read more

05 Jun 2023

【守護藍色生態】企業如何改寫海洋未來?

6月8日將會是世界海洋日,今年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主題為「海洋星球:潮流之變」,目的是讓大眾了解人類活動對海洋影響的認識,喚起全球對海洋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繼早前EA團隊就夏日為題,帶大家了解如何可以更愛地球,今次本文將會帶大家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和危機、以及企業如何為守護海洋出一份力。

Read more

15 May 2023

【520之後仲有節日?】與你瞬間探索石屎森林的生物多樣面貌

5月22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今年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透過各界合作,重新恢復30%生態系統,同時將全球食物浪費減半。

Read more

27 Mar 2023

【你不可不知】繁「噪」都市如何抵擋五光十色?一文帶你了解香港光污染和噪音污染

香港一到晚上便五光十色,各種珠寶首飾店的LED大屏幕和燈光交織在一起。冷氣聲與人聲喧嘩,車輛絡繹不絕,每個閃爍燈光都讓香港變成「不夜城」。即使晚霞落下,讓人無法入睡。「同住一屋簷下」的鳥類動物又該如何自處?你知道嗎?牠們亦面對「創傷後壓力後遺症」。鳥兒因為噪音造成慢性壓力,更減低牠們的生殖成功率。不但如此,2017年,近400隻候鳥因光污染裝箱美國高樓引致大規模死亡。全球亦估計每年超過400萬隻候鳥因撞到廣告燈而亡。

Read more

01 Feb 2023

【2023最新展覽】生態企劃展《一樹無聲》|特約訪談:藝術家的告白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於 2023 年 1 月 10 日至 3 月 09 日舉辦藝術 × 生態企劃展《一樹無聲》,與策展人「島仔藝術」及八位本地藝術家合作,帶你進入一段屬於樹木,也屬於個人生命的奇幻之旅。展覽以「Treeology」為題,透過七個藝術裝置,多感官地體驗香港塌樹的風景,探討「塌樹」與人的關係。ECHO ASIA非常榮幸獲邀請協助推廣是次展覽活動,並且與多位藝術家深入剖析引人入勝的創作過程。

Read more